全球目光无疑都聚焦于中国即将在9月3日举办的盛大阅兵,届时哪位国际政要会莅临现场,已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亦是各大媒体竞相追踪的头条。距离这场备受瞩目的盛会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早已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宣示,他将在8月31日开启对中国的访问,预计行程长达四天。就在8月4日,又一位重量级人物的访华行程被公诸于众,那便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他将首次将自己的访华安排在9月初,具体日期锁定在9月1日至6日。
这两个国家率先披露访华消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国民而言,这无疑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期待,因为中国不仅与俄罗斯、塞尔维亚两国有着跨越历史的深厚革命友谊,近年来,我们与两国的双边外交关系更是如火如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说起俄罗斯,我们不能不提那个曾经被我们视为“老大哥”的前苏联。即便后来中苏关系一度跌入低谷,苏联时期曾给予我们的无私援助,早已深深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历久弥新。
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都高度评价当前的双边关系,认为它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就在8月3日至5日,我们与俄罗斯海军还在俄罗斯的海参崴,共同进行了“海上联合-2025”海上联合军事演习,这无疑是两国军事互信达到新境界的有力证明。至于塞尔维亚,它的前身南斯拉夫,对于任何一个对近代历史略有涉猎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可谓是亲密无间,犹如兄弟。
历史的进程往往充满了遗憾。苏联解体之后,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也随之开始走向分裂。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正式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新的政治实体,这便是后来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雏形。199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美国悍然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至今,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当年中国大使馆的旧址之上,依旧矗立着由塞尔维亚政府官方设立的和平纪念碑。许多中国游客抵达贝尔格莱德时,都会专程前往此地瞻仰,以表达对那段苦难岁月的铭记和对两国友谊的珍视。
我们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并非仅仅建立在外交辞令之上,而是历经了血与火的洗礼。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尽己所能,向塞尔维亚提供了许多实质性的帮助。以近期的新冠疫情为例,中国不仅全力援助塞尔维亚,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物资,还派遣了经验丰富的专家医疗团队。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还助力塞尔维亚建立起了一座先进的病毒实验室,极大地提升了其应对公共卫生危机追踪功能的能力。
2024年7月1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中国与塞尔维亚正式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为两国经济合作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在国防领域,中国也积极伸出援手,帮助塞尔维亚不断加强其防空系统的建设。仅仅在今年7月,中国就又一次与塞尔维亚联手,举行了“和平卫士-2025”联合军事演习,这进一步彰显了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深度协作。基于我们两国之间如此牢固的情谊,并且回顾历史,在二战的烽火岁月里,我们双方都曾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上的坚定盟友,塞尔维亚总统能够来华参加阅兵典礼,实在是太符合逻辑了。
但是,当我们细看武契奇访华的日期,9月1日至6日,我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巧合。9月3日,也就是阅兵当天,普京总统按计划就要离开中国了。那么,在这普京离开后的几天时间里,根据武契奇本人透露的信息,他极有可能遇到另一位“世界级”的重量级嘉宾。这位神秘人物究竟是何方神圣,实在令人好奇!
武契奇在公布其访华行程的同时,还曾提及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消息:“听说特朗普也会来,不过我可不确定。”此前,很多人一直在猜测,这位美国前总统是否会在阅兵期间秘密访华,倘若真能如此,那无疑将促成一个载入史册的时刻:中美俄三大国的领导人将在北京实现历史性的会面。
不过,如果考虑到当前美俄两国之间复杂而敏感的关系,实现这样的“三国鼎立”会晤场景的可能性,恐怕不会很高。即便是特朗普决定在9月初访问中国,他到达的时间也很有可能会在普京总统离开中国之后。早在8月1日,特朗普就放出风声,声称已经部署了核潜艇到“相关区域”。当被记者追问核潜艇具体部署情况时,特朗普的回应却异常模糊,他只简单地说了句:“核潜艇在应在的位置。”
许多人猜测,特朗普此举可能是在虚张声势,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吓唬俄罗斯。毕竟,一旦涉及到动用核武器,那将是对两国甚至整个国际社会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极端危险行为。针对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俄罗斯著名的“嘴炮王者”、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立刻尖刻地嘲讽道:“美军的核潜艇到底部署在哪里?他们难道不会是去了爱泼斯坦的那个岛屿吧?”
8月3日,特朗普再次在国际舞台上高调放话,公然威胁俄罗斯,要求其必须在8月8日之前同意停火,否则美国将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在此之前,特朗普早在7月14日就已经向俄罗斯发出了类似的警告。当时他声称,如果俄罗斯在接下来的50天之内不能达成俄乌和平协议,美国就会对俄罗斯征收高达100%的重税。不久后,他又在7月28日将这一时间节点大幅缩短到了10到12天。
如今,他又一次把最后期限提前到了8月8日之前,这无疑显示了他施加压力的决心有多么迫切。令人玩味的是,普京方面对此却一直表现得极其冷静,从始至终都没有对特朗普的威胁做出直接回应。直到8月5日,才有一家路透社报道了消息,内容是援引自克里姆林宫内部知情人士的爆料。该消息人士透露了普京的真实态度:普京根本不会接受特朗普的威胁,并且俄罗斯之前所设定的关于控制乌克兰东部四个地区的军事目标,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他表示,俄罗斯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将继续按原计划推进。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俄罗斯在此之前已经遭受了来自整个美西方世界长达数年、而且是全方位、极其严厉的经济制裁。在这样的背景下,普京认为,即便美国再施加新的制裁,这些新制裁所能产生的影响也不会比现有制裁更大了。当然,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内心深处或许还是希望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但同时,他实现他在乌克兰的军事目标,也同样被他视为极其重要的事情。
考虑到双方目前极为紧张的关系,他们可能很难在北京实现同时的公开露面。因此,即使特朗普决定前来,他也许会选择在普京离开中国之后才抵达。武契奇将他的访华行程延长到6日,很可能也是出于对这一情况的考虑,希望能够避开与普京的正面交集,甚至可能有意在此后与特朗普进行会晤。
不过,关于特朗普是否真的会来中国参加阅兵,目前依然是无法完全肯定的。特朗普方面给自己定下了极高的身价。早在7月29日,他就曾公开宣称:“如果不是中方领导人亲自邀请我,我根本就不会去!”巧合的是,在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在面对记者关于特朗普是否会参加阅兵的提问时,也给出了一个相当模糊的答案,并没有明确表态会发出邀请。
如果特朗普坚持他“非最高领导人邀请不去”的立场,那么他能够真正来到中国参加阅兵仪式的可能性,无疑就会变得非常渺茫了。除了特朗普之外,这位“世界级神秘嘉宾”还会是其他人选吗?不妨让我们发挥想象力,展开更广泛的推测。此次阅兵的核心目的,主要是为了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基于这一重大纪念意义,我们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在二战期间与中国并肩作战、同属反法西斯阵营的盟国。
比如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恰逢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年份为两国关系带来了新的契机。早在7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时,就曾表达过他非常期待能再次访问中国。基于这样的背景,他届时前来参加中国的阅兵典礼,其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另外,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也于今年7月成功访华。在此期间,我们于7月15日还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了他。目前,中澳两国的发展势头非常良好,双方的互动也日益密切。因此,澳大利亚也很可能在9月3日的阅兵典礼上派出代表,以示对中国历史性活动的尊重和对双边友谊的巩固。
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被认为是此次中国邀请之列的、最有可能到访的世界级重要嘉宾之一。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在上一次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典礼上,当时的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出席了该活动。
联合国本身就是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以及促进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重要使命的国际组织。而9月3日的这场阅兵典礼,其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力非同一般。作为联合国现任秘书长,拥有非凡国际影响力的古特雷斯,自然也有充分的理由前来出席。具体哪些国家和哪些领导人会最终确认前来华访问,我们还需要等待阅兵仪式正式拉开帷幕之前,才能得到官方最终的公布。
但无论最终的参会名单是怎样的,也无论其中是否有一些国家选择参加或者选择不参加,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们此次阅兵仪式本身的庄严神圣以及它所具有的重大历史重要性。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进程中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事实。在当前这个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更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叙事,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盈胜优配-a股杠杆-网络配资-吉林炒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