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以后,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彻底被日本人激发了出来,曾经那些各自为战的军阀纷纷请缨抗战。一时间,小小的上海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军队,有中央军、川军、东北军、江西军、粤军以及广西的桂军。当时中国军队虽然人数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奈何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上都和日军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士兵甚至都不知道日军是哪里的部队。所以战斗打得相当惨烈,几千人的部队一天就打没了。
当时地方军阀中,李宗仁的桂军尚有十几万人,尤其是号称钢军的桂系第7军,更是名满天下。北伐战争时期,广西军队,勇猛善战,一直打到了山海关,因此被人们称为“狼军。”
值此国难当头,全民族都有守土抗战之责,桂系作为一支地方精锐,更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在国防会议上,白崇禧慷慨激昂地发言,“愿尽广西之力,捍卫国家之安全。”
在此之前,广西军队已经做好了三个月的集训,时刻为奔赴上海做准备。当时投入上海的东北军和川军伤亡惨重,为接替友军部队,桂军开始千里奔赴淞沪战场。
奉命接防,遭遇日军
由于蒋总统的越级指挥,导致上海的国军失去了最佳歼敌时间,日军开始大规模增兵上海。上海的中国守军虽然奋勇反击,但在日本海陆空一体化的打击下,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川军更是两天打光一个师!
此时日军在罗店和浦东等地和日军展开激战,日军虽每天都向中国军队发起大规模冲锋,但仍然不能攻克上海最后的防线。为彻底包抄围歼在上海的几十万国军,日军大本营开始调集第10军从杭州湾登陆,企图沿嘉兴迂回包抄中国军队的退路。
第10军是日军上海派遣军的绝对主力,其下辖的第6师团、第116师团都是日军的精锐。在接到日军可能绕道袭击的情报后,国民政府实际上已经无兵可派,几个月的激战中国军队已经损失惨重,蒋介石已经下令上海守军撤往南京布防。一旦日军偷袭得手,几十万大军就全军覆没了!
关键时刻,李宗仁的第7军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连云港布防,蒋介石闻讯大喜过望,立即命令第7军开往吴兴驻防,抵挡日寇的进攻。
第7军是李宗仁的老部队,多年以来这支部队身经百战,是广西军队中的主力。抗战爆发以后,广西率先实行全省总动员,在开战之初,李宗仁和白崇禧就耗费巨资从德国购进了一大批先进的德式装备,当时第7军的轻武器丝毫不比日军差。
在接到任务后,第7军的官兵都士气高涨,第170师和172师的官兵在战前宣誓,定要痛击日寇,为战死的广西子弟兵报仇。
11月17日,第7军两个师星夜驰援,抵达吴兴前线。在副军长徐启民的号召下,带着“托尼钢盔”的广西军开始沿着南浔、升山、吴兴、李家巷一带设置四道防线,准备迎战日军。
同时,日军也马不停蹄地从海宁一带登陆
猝不及防、血战升山
在这之前,广西的军队也曾在淞沪和日寇血战,但第7军作为李宗仁压箱底的精锐,还尚未和日军碰面。将士们对日军的了解也完全来自前线的战报,根本就不了解日军的战法和作战特点。桂系中也不乏有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在他们眼里,日军和曾经的北洋军阀也没什么两样,就连军官也是持这种看法。
当天下午,日军的先头部队开始出现在升山一带,日军指挥官拿出望远镜仔细观望着眼前的中国军队。看着尚未休整完毕的工事,日军的参谋们得出结论,“这只是一支乌合之众,中国军队没有一支能打的。”事实上,日本瞧不起中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如今的中国军队和“日清战争”时期的清军没什么区别。所以日本上至将官下至普通士兵都以非常藐视的态度看待中国军队。
一边是渴望杀敌的广西狼军,一边是狂妄自大的日本皇军,两军人马就这样在互相瞧不上的情况下展开了大战。
日军的战法没什么新鲜的,整个抗战时期他们都是步兵为主、炮兵为辅,在一番炮击下,士兵开始展开进攻。这种战法在面对欧洲国家时,只有招架之力,但他们的对手是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桂军从未遇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打击,很多战士被炸得躲在战壕里不敢起身,新兵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恐惧开始上蹿下跳。
在一番猛烈的炮击后,驻守升山防线的170师伤亡惨重,尚未交战就损失了五六百人!
随后日军开始向桂军的第一道防线发起猛烈冲锋,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日本兵端着三八大盖就向170师阵地冲了过来。战壕里的老兵虽然没见过这么惨烈的阵仗,但仍然没有一个是孬种,站起身来就向日军还击。
一时间机枪、手榴弹、炮弹全部向日军砸去,冲在最前面的日军猝不及防,被打得晕头转向,被击毙者数不胜数。躲在战壕里的新兵也鼓起勇气拿起枪反击,战斗仅仅十几分钟,日军一个小队就全军覆没。
被打蒙圈的日军也没料想到中国军队会如此顽强,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对待这场战斗,各种坦克、装甲车开始辅助步兵进攻。
170师缺少反坦克武器,很多士兵根本没见过坦克装甲车,日军坦克杀伤力极大,一炮下去,七八名中国士兵就没了!眼看阵地即将失守,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开始手拿炸药包,藏在坑道下面,等日军坦克经过,就点燃炸药和他们的坦克同归于尽。
172师的阵地上同样惨烈,这个师的兵员很多都是刚招募的新兵,很多士兵才有几次实弹训练的机会就来到了战场,而日军普通的士兵都是经过三年训练的老兵,战斗经验和身体素质都比中国军队强。他们往往一枪就可以击中目标,很多桂军都牺牲在日军精准的枪下。
这些八桂子弟子弹打完了就拿起大刀和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日军拼刺刀的技术非常厉害,桂军的将士们眼看拼不过,直接点燃手榴弹扑倒日军,以一命换几命的战术彻底打垮了日军的战斗意志!
参加过这次战斗的日本老兵山岛回忆: “这些中国兵,个个都会拼刺刀,个个都不要命,皇军损失非常惨重。”
第522旅旅长夏国璋亲自率军反击,但不幸被敌人的飞机击中,含恨牺牲,该旅的所有官兵血战至最后一刻,最终全部壮烈牺牲,升山宣告失守。
血肉磨坊、鏖战李家巷
短短几天初战,桂军两个师就伤亡三分之一,而日军为攻占升山也付出了几百人阵亡的代价,随后第170师和172师在徐启民的指挥下退守吴兴城。
24日,日军集中30余架飞机配合地面的部队向吴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防守在这里的第7军将士缺少防空武器,只能被动挨打!很多官兵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犹如潮水般的日军又“接踵而至。”172师的官兵和日军逐屋逐街地争夺,整个吴兴城北侧被打成一片废墟。
170师驻守的东门和南门,日军装甲部队先后发起数次进攻,170师的官兵个个奋勇当先,抱起手榴弹就跳下城墙和日军的装甲车同归于尽。随后又是惨烈的白刃战,桂军一个连和日军一个大队厮杀于南门,战至最后,全连无一人幸存,而日军也丢下了数十颗脑袋。
当日,各部队皆伤亡惨重,纷纷向军部求援,结果等来的只有四个字: 无兵可派!随后日军又组织大规模集团冲锋,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这才突入城内。
双方一直巷战到27日,城内的广西军队这才连夜撤离吴兴城,赶至李家巷布防。
在他们撤离后,附近的一些村民自发去给战死的将士收尸,家家户户都收容了十几人,总计有上千人之多!
此时第7军已经伤亡过半,两个师团以下军官仅存不到两成,全军只能收容为两个团继续作战。更严重的是连日激战,第7军几乎弹尽粮绝,军长周祖晃多日向南京求援,等来的只有就地死守的死命令。
29日,日军又开始对李家巷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发起冲锋的步兵被桂军压制,日军又动用十几辆装甲车发起冲锋。日军坦克在李家巷横冲直撞、四处开炮,第7军将士伤亡惨重。为挽救危局,一百多名战士不顾生命危险,以血肉之躯将敌军坦克团团围住,然后前仆后继地爬上坦克,将手榴弹扔进里面。日军见状,立即用机枪扫射,很多桂军将士纷纷阵亡。
下午14时,日军又继续进攻第7军前沿,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各自都伤亡惨重,战至下午17时,两军都无力再战,各自退兵。
短短一天激战,整个李家巷到处尸横遍野,没有一处空地,整个战线就像一个血肉磨坊一样,每时每刻都有无数士兵的生命埋葬在这里。
当天傍晚,第7军收到消息,淞沪的军队已经完全撤离上海,军长周祖晃断定阻击敌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于是下令全军撤退。
战后,桂系第7军仅剩下一半兵力,近万名子弟兵都留在了吴兴城,而日军企图绕道偷袭上海的计划也因为桂军的顽强抵抗宣布破产。战前,骄傲轻狂的日军丝毫看不上眼前这支中国军队,结果却在战斗中被中国军队打死打伤数千人,而广西狼兵虽然因为小视日军而伤亡惨重,但却在此次战斗中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培养了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兵,为最终战胜日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盈胜优配-a股杠杆-网络配资-吉林炒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